深情、悲壮,低沉、肃穆,甚至在一段时间,只要这凝重的声音缓缓响起,人们就知道有大人物去世了。《哀乐》就是以这种方式为人们耳熟能详的。2015年7月12日,著名音乐艺术家罗浪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中国青年报》以《这一次,哀乐为他而奏》报道了他的去世 :“六十多年来,它以凝重悲怆的旋律向逝去的国家领导人和百姓致哀。而这一次,它送别了它的改编者——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著名音乐家、指挥家罗浪先生。”
罗浪,原名罗南传,当代出色的音乐家和指挥家,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历任中央军委军乐团团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乐曲改编和配器。在开国大典上,罗浪任乐团及联合军乐团总指挥,被誉为我国演奏《国歌》的第一人。罗浪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至今,共创作歌曲200余首。
在当日的媒体报道中,一般都强调他是《哀乐》的改编者,甚至传出了他的子女将继承《哀乐》版权、收取使用费用的相关传闻。
在乐谱网输入《哀乐》查询,上面署
名的是——刘炽等人整理,罗浪编曲。
但是关于《哀乐》的创作者却并不是没有争议。同一支《哀乐》,知名不知名的“著作权人”竟有多种不同说法。
罗浪、刘炽、马可、杨戈……谁是作者
根据各方资料,现在可考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是,《哀乐》是抗战时期延安“鲁艺”的音乐工作者刘炽等人改编自陕北唢呐吹奏的民间乐曲《凤凤铃》,这也是《哀乐》的第一次改编。对于此种说法,当年77岁的老音乐人罗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予了分析和肯定。
刘炽在《悲壮的旋律》一文中说:……我和张鲁、关鹤童在米脂县找到了当时负有盛名的唢呐艺人常毛儿,常毛儿是他的艺名。在米脂县一提起他,大人小孩没有人不知道的。就是这位民间艺术家教给我们《将军令》《大摆队》《柳生芽》《万年欢》等民间音乐。当常毛儿老师傅用唢呐给我们三人吹奏《凤凤铃》乐曲时,我们都被这悲壮的乐曲吸引住了。这乐曲的音乐极其丰富、深情、悲壮、博大,毫无消沉和哀怨,它给人们以希望和力量。记得当时一听,我们就被它深深地震撼了,刻在脑子里,再也忘不了啦。我们三人珍贵地把它带回了延安,带回了学院。不久,迎送成吉思汗灵柩,边区政府交给“鲁艺”一个任务,组织一个专业乐队,当时延安还没有一个专业乐队。只好由音乐部的研究生们临时凑合个小乐队……可是用什么音乐呢?我建议,就用唢呐《凤凤铃》吧,这首乐曲的深情、悲壮作为迎送灵柩时的音乐再合适不过了。在演奏时,通过集体商量和笛子的领奏,从旋律的结构、曲式的组织方面,对《凤凤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丰富,这就形成了《哀乐》的雏形。紧接着,这支临时乐队又接到了迎送刘志丹灵柩的任务。一路上,我们在吹奏这支乐曲时,不断地对它进行着加工。这样,这支《哀乐》就更趋向较完整、较干净的乐曲形式了。在这两次迎送灵柩的演奏中,我被它感染,激动得不能自已。这支西北高原的乐曲,它蕴涵着中国人民博大而深沉的感情,时时缠绕在我这个年轻作曲家的心中。从中国人的习惯来欣赏它,我认为它比贝多芬的《葬礼进行曲》的第三章还要感人,还要深刻,还要悲壮。尤其是此曲的后半段,简直在震人心弦,呼唤着人们灵魂深处的感情。(《悲壮的旋律》一文见1990年7月19日《光明日报》)
刘炽,原名刘德荫,陕西西安人,幼年一直和表哥赵庚辰随民间艺人学习西安鼓乐。1955年,刘炽为电影《上甘岭》作曲时,曾把《哀乐》改编成用双管的管弦乐队演奏。而且《哀乐》中的一部分听起来也与秦腔中的哭腔有些许关联。
第二种说法是,刘志丹牺牲后,毛泽东在悲痛中交给边区文艺工作者一个任务——迅速创作一首葬礼音乐,用于刘志丹追悼会。于是,当时与刘炽同在“鲁艺”工作的马可与延安音乐工作者迅速搜集素材,最后结合陕北民歌《绣荷包》与《珍珠倒卷帘》的主旋律,改编创作了凄楚动人的管乐曲《公祭刘志丹》,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哀乐》。
第三种说法认为,《哀乐》是总政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改编而成的。余戈在《〈哀乐〉轶闻》一文中说:……据介绍,这首《哀乐》源自流传于华北地区的一支民间唢呐曲,他(指罗浪)与张非,徐曙三人于1945年在晋察冀根据地采得。当时罗浪等三人皆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所属的抗敌剧社音乐队骨干成员,罗本人担任指挥兼作曲。这一时期,音乐队来了个绰号“喇叭转”的民间唢呐艺人,此人为保定人氏,能同时吹奏数把唢呐,玩出种种花样,演出时颇受群众欢迎。在“喇叭转”演奏的曲目中,有一支婉转凄切的曲子,据“喇叭转”本人说是专用于红白喜事。快节拍吹奏显得热闹,用于婚事;慢节拍吹奏转为哀婉,用于丧事。且用于丧事居多。对此,罗浪等人颇感兴趣,便记下此曲乐谱。后来,罗浪了解到,在华北一带流行的戏曲,如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均有此调,其中多出于名剧《黛玉葬花》。据说此曲原有四句歌词,后来遗失了。罗浪曾以戏曲《葬花词》中的四句“今日落花侬收藏,未知侬于何时丧。今侬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配唱此曲,颇觉合乎情韵。
此外,一篇名为《哀乐闲话》(见中国作家网)的文章又称《哀乐》的编曲者名叫扬戈。文章作者称,他自己系扬戈亲戚,虽未能见过扬戈,却听到过关于他的一些传说。此人也曾于延安“鲁艺”学习,流传至今的《哀乐》就是杨戈作曲,已被写入《赵县志》一书中。
他就此专程向扬戈的几位亲属及生前的挚友考证,他们的口气都十分坚定,认为《哀乐》确是扬戈编曲。
杨戈(1921-1981),原名屈鄂生,河北赵县人。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抗日决死队吕梁剧社社长,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任120师西北战斗剧社副社长、副政治指导员(指导员系杨戈的爱人杨瑛)、作曲兼指挥。解放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三办公室主任、西北局计划局局长、陕西省科委主任等职。
经典是怎么被确定为公祭曲的?
众说纷纭,却无一不证明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哀乐》是经过改编所得,那么这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推广而成为人尽皆知的公祭曲呢?
据《天津日报》的一篇文章介绍,这支乐曲采回后,采集者根据其风格易名为《追悼曲》。在延安军民公祭刘志丹时,音乐工作者编配民乐谱,还填了歌词,临时命名为《公祭刘志丹》。此说法与刘炽的说法吻合,如属确切,这应该是《哀乐》第一次作为公祭曲使用。
如果说《哀乐》原曲的采集者尚存争议的话,那么此曲最终被正式确定为国家典礼音乐却功非罗浪莫属。
1949年9月,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庆祝开国盛典,时任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的
罗浪受命组建联合军乐团。大典用曲的选定,非同寻常,引起参加来“今雨轩会议”各受阅单位负责人开诚布公的讨论。有人援引国际范例,建议采用欧美典礼乐曲;有人摆出红场模式,主张借用苏联曲目;身为联合军乐团总领队的罗浪则力主选用解放区早已流行的中国革命乐曲。并呈阅兵总指挥部,后又上报中央政治局。
几天后,阅兵副总指挥聂荣臻通过电话,向下逐级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批示:“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及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以我为主”。事后罗浪得知,聂荣臻、杨成武为此事还与阅兵总指挥朱德司令专门磋商过。
随即罗浪兴奋地得知,他所呈送的典礼曲目几乎被全部圈定。其中有一支特别的乐曲,便是这首几经艺术加工而成的《哀乐》。这是《哀乐》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自此一直沿用至今。(据《作者罗浪——邓小平追悼会上的演奏是最好的一次》,作者余戈)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发布讣告之前,首次完整将《哀乐》播放全国。此后该曲作为公祭典礼音乐被数次使用,如此不断推广开来。
《哀乐》来自于我们民族的土地
就此种种争论,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乔建中教授根据当代著名作曲家张鲁的回忆,这样说到:“1942年初,受陕甘宁边区政府委托、鲁迅艺术学院的委派,‘鲁艺’一行9人出发去绥德、米脂、佳县一带慰问保卫边区、保卫河防的将士们。另外,大家还担负着一个任务,即深入到工农兵中去收集民间音乐。当时安波、刘炽、马可、关鹤童和张鲁,一边采集民间音乐,一边演出,到前方慰问。演出结束,大家来到了米脂果印斗区常石畔村,当地人向他们推荐了著名唢呐民间艺术家常毛儿,当地老乡表示,他稳坐米脂县吹手的第一把交椅。从他这里收集了三十多个曲牌,尤其令人动情的是那首丧礼用乐曲,于是就记下了这首乐曲的谱子。
◎2009年9月12日,90岁的罗浪再回联合军乐团进行现场指挥。
最终能形成现在我们听到的《哀乐》,乔建中表示:“《哀乐》来自陕北唢呐音乐,累积了民间艺术的情绪表达。我们的音乐家听到后记录下来,改编成现在的样子。罗浪做的配器和改编,对其贡献是非常大的。”
《哀乐》让人一听就有种想哭的冲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此,记者采访到了国家一级作曲、陕西音乐家协会理事崔炳元,他对于《哀乐》本身给予了极大的赞誉:“第一,如果你了解后就会发现,《哀乐》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绝大部分陕北民歌都有悲怆的因素,因为常年在艰苦环境中生活,人们一直在尝试着苦中作乐,但是却没办法分离其中的悲伤。第二,这首管乐编配得非常好,结构严谨、曲调突出悲伤和悲壮感,圆号和单簧管的音色更显冷峻。整个演奏过程给人一种哽咽感,好像是所有参加葬礼人的一种情绪的宣泄。之前我听说过,有几次在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人提议改编《哀乐》的曲调,但是后来研究发现它是不能再改编了。因为它已经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非常符合人们在那时、那刻,那种心情。第三,它不小气,不是小媳妇上坟式的哽咽,它所呈现的是一个民族对某一个人的悲痛悼念,体现出悲壮之感。即使是哀乐,它所传达的也是一种皇宫大礼式的哀乐。”
七十年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去世举行葬礼时,都曾使用了这首曲子。作为丧祭音乐,至今它在全国各大殡仪馆每天约有200万的使用率。
由此可见,《哀乐》应该像《东方红》等多数后来标示为民歌的改编作品一样,它取材于陕北民歌,又经过不少专业音乐工作者改编,且与地方戏曲有着一定渊源。其历史之久、流传地域之广,恐音乐史专家亦难以确切考证。
对此,生前罗浪的分析颇具情理:“说到底,这支曲子来自于我们民族的土地。”
《器乐曲选》中的丧礼用乐曲
1945年4月鲁艺油印出版的《器乐曲选》前言
一种与《哀乐》有所接近的《珍珠倒卷帘》旋律
1946年4月抗敌剧社成立的第一个小型军乐组在演奏中
◎王克明
米脂县常石畔村唢呐吹手常峁儿的一首丧事用的唢呐乡乐,被鲁艺采集到迁葬刘志丹时,这支悲曲用在了安葬典礼上,由此成了“悼念故去领导首长的专用乐曲”后来,这首民间古器乐曲演变成了今天的《哀乐》
2012年,延安鲁艺安波前辈的儿子刘嘉绥先生,让我翻拍了他父亲收藏的一本延安时期的油印旧书,陈旧卷边,封面丢失,前言日期是1945年4月,内容是传统曲牌及乐曲简谱。安波的文章记述过鲁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油印、铅印和未印的民间音乐研究资料17种,包括《审录》《秧歌锣鼓点》《秧歌曲选》《陕甘宁边区民歌》《郿鄠道情集》等。其中有本民间乐曲资料叫《器乐曲选》,1945年4月油印出版,我看到的就是这本书。
鲁艺《器乐曲选》所收均为古曲
这本《器乐曲选》收录了延安时期音乐人采集的陕北等地民间传统器乐曲172支,其中有19支陕北以外地方的,包括河北11支,山西3支,陇东2支,河南、贵州、绥远各1支,另有28支曲没有标注流传地点。其他则是陕北民间器乐曲,计125支。
《器乐曲选》中,139支曲子有曲牌曲名,如“蝶落金钱”“柳青娘”“太平年”“孔子哭颜回”“西方赞”“千声佛”等。这些曲牌曲名应该都有悠久历史,如“柳青娘”“小拜门”“滴(得)溜子”“太平年”“尾声”“喜相逢”等都见于《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滴溜子”曲牌,《九宫大成》收了8种曲,其中2种引自宋元南戏《古西厢》和元杂剧《西厢记》。“尾声”曲牌,《九宫大成》收了21种曲,其中7种引自金代《董西厢》,有的引自《元人百种曲》。
《九宫大成》收的“柳青娘”“小拜门”曲子,都引自《元人百种曲》,最迟元代已唱奏。《器乐曲选》中的“工字柳青娘”,谓曲子调式,而古曲“柳青娘”都是小工调。陕北民间传承的这些曲子与《九宫大成》记的昆曲旋律相去很远了,但佳县一种“工字柳青娘”还是带了元人“柳青娘”的底蕴。
“西方赞”据说出自五台山,原是净土宗的佛教歌辞,传在陕北民间,多用于喜庆事情。陕北还有和“西方赞”名称接近的曲牌“西方经”,或作“西方景”,从名称看,或许传自元代的“西番经”。
因为日久和方言的原因,可能有的曲牌名称有异,如《器乐曲选》里的“梅花调”“滴落金”“罗扎帘”“十样景”“西和调”,是否元明时候的“梅花引”“滴滴金”“罗帐里坐”“十样锦”“西河”曲牌?亦未可知。《器乐曲选》里的“杀姬”“斩子”“赵飞搬兵”等曲名,应源于明代以来的戏曲,“下河南”则可能出自清代晚近的戏曲。
70多年过去,鲁艺《器乐曲选》中有26个曲牌曲名,在今天的陕北唢呐曲、道情、二人台、榆林小曲、郿鄠戏乐曲记录中没有看到。或许是民间还有但记录少,或许是它们已经失传。这些曲牌是:搬干柴、备马拍、尺字六金梁、春景、得胜回、黑龙子、句句好、凤凤令、李品有、罗扎帘、满天丝、敏川经、蒲团咒、扫堂、山二番、十傻女、甜苦句曲子、西和调、下轿(拜天地)、小拜娘、小妹子、一道沟、银切钢、渔隐、篆字六、子牙过江。其中“得胜回”曲牌,见于《明史·乐章二》,是永乐十八年定的宴飨乐舞中六支“表正万邦舞曲”里的第五支。其词曰:“两傍四方,展鸟翼风云雁行。出奇兵,敌难量,士强马强。遍百里,眠旌卧枪,胜兵回,乐洋洋。”宫廷曲子填词都是颂圣主旋律,500多年过去,到鲁艺采集时代,早没歌词了。又几十年过去,大概旋律也失传了。
《器乐曲选》中33支没记曲牌曲名的曲子,写的题目是:葬礼用乐曲、祭灵曲、米脂乐曲、米脂小调、米脂小曲、小曲、秧歌曲、古调、婚礼曲、佚名、无名、不知调、笛子调、三弦曲、唢呐曲、山西曲曲调、河南舞阳。其中“古调”,或许是个曲牌,古代有过“古歌”“古调石榴花”这样的曲牌。其他曲子,因为是民间传承,也应各有传统来历,包括“葬礼用乐曲”。
之前关于《哀乐》的五种传说都未见史料支持
《器乐曲选》收了两支写作“葬礼用乐曲”的曲子,其中一支成了现在中国的《哀乐》。2012年我在一篇关于延安文艺的文章中提到过这件事:“我国的哀乐,使用的是一支原本就用于葬礼的陕北民间古器乐曲,并无改编。”这里略详细地说明一下。
关于中国《哀乐》的产生,主要有几种说法。
一是说哀乐承自陕北民间音乐《凤凤令》。刘炽、张鲁、关鹤童等在米脂县采记到《凤凤令》,后来鲁艺的小乐队在送成吉思汗灵和刘志丹灵柩的演奏中有所加工,形成了《哀乐》。
二是说哀乐改自陕北唢呐曲《粉红莲》。关鹤童、张鲁等,或是刘炽,在米脂乡间采记到这首民间曲子,加工改编成了《哀乐》。
三是说哀乐改自陕北民歌《珍珠倒卷帘》和《绣荷包》。为刘志丹追悼会用葬礼音乐,鲁艺以马可为主的音乐工作者结合陕北民歌《绣荷包》和《珍珠倒卷帘》主旋律,修改创作出了《哀乐》。
四是说哀乐由多种曲目改编而成。为给刘志丹葬礼创作哀乐,鲁艺成立由马可、安波、刘炽、张鲁、关鹤童组成的哀乐创作小组,然后深入榆林地区,根据采记到的民间送葬曲子和《绣荷包》《珍珠倒卷帘》等民歌及民间曲牌,改编创作出了《哀乐》。
五是说《哀乐》源自华北地区流传的一支民间唢呐曲。有报道说,曾任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介绍,1945年在晋察冀根据地,抗敌剧社音乐队的罗浪、张非、徐曙三人,采得一位民间吹手吹奏的唢呐曲,由罗浪改编成《哀乐》,1945年在张家口悼念阵亡烈士的典礼上首次演奏。
多年来,介绍《哀乐》产生过程的文章,一些是列出或综合不同说法,不能定论,因为没见有史料支持;一些是选用单一说法,力图定论,但也未见史料支持。
从曲子观察,现在看到的不少于10种“粉红莲”陕北唢呐曲,旋律都不接近《哀乐》。鲁艺《器乐曲选》中有两支“凤凤令”曲子,它们的旋律与两种“粉红莲”接近,与《哀乐》不近。“凤凤令”或许是“粉红莲”的讹音,或许是“粉红莲”的别名。
鲁艺不曾把器乐曲和民歌混编在同一册书中。《珍珠倒卷帘》和《绣荷包》是民歌,很多陕北民歌选集都收。从简谱记录看,现存不少于33种《绣荷包》,其中一种用在了《绣金匾》上。它们大都不近《哀乐》,仅个别处能读出类似。《珍珠倒卷帘》民歌,能见到不少于9种简谱记录,其中两种旋律,与《哀乐》有所仿佛,开头结尾接近。但旋律的类似或接近,不能证明《哀乐》的产生。
有史料支持的《哀乐》产生过程叙述
最近,陕北民歌资料收藏家杨进转来张鲁《峥嵘岁月的歌——记“鲁艺”河防将士访问团》一文,是发表在《音乐研究》2001年第2期上的。这是目前所见,亲历者对《哀乐》产生过程记述最详细的文章。
文章说,1942年年初,延安鲁艺音乐系的安波、关鹤童、刘炽、张鲁四个人,参加了“河防将士访问团”,慰问驻军绥德、米脂、佳县的边区和黄河防卫部队。安波是这个访问团的副团长。出发前吕骥反复交代他们的任务是,去民间收集整理民歌。
将近四个月的行程中,他们四人分两组,收集记录了二百多首陕北民歌和乐曲。在米脂县的常石畔村,关鹤童和张鲁从唢呐吹手常峁儿那里采记了三十多支乡乐曲子。曾经的米脂“乡乐”,是传统唢呐吹奏和民间鼓乐,源自常石畔村,那时比较著名。
常峁儿在连续吹奏中,给他们吹了一曲丧事用的唢呐乡乐。如泣如诉的悲曲,让他们听了几乎落泪。关鹤童现场记录了曲谱,但他们未及询问曲牌。
1943年春,抬埋迁葬刘志丹灵柩需要一首适用的乐曲。张鲁在文章中记述:“‘鲁艺’音乐系的教员向隅同志找到这首悲曲的曲谱,让我和李焕之、刘炽、关鹤童共同讨论看能不能用于志丹墓的移灵。我和关鹤童曾经亲耳听过常峁儿吹奏这首乐曲,当然没有意见,并向大家介绍了收集这首曲子的经过。于是决定一个音符也不改完全照用。”
从延安到志丹县,迎送灵柩的乐队一路三天演奏这支悲曲,在安葬典礼上,这支曲的作用也“相当重要”。由此,这首丧事乡乐曲子成了“悼念故去领导首长的专用乐曲”,后来叫做《哀乐》。
张鲁文章的记述,不同于前几种说法。前几种说法因没有史料支持而不能定论,张鲁的说法却有1945年4月鲁艺油印《器乐曲选》的支持。这本书中第12页的“葬礼用乐曲”,便是《哀乐》的主旋律、在常石畔村里记录的那支悲曲旋律。张鲁讲的当时“一个音符也不改”,应该所言不虚。
这个音乐史料说明,流传多年的不同说法都是误记误传。《器乐曲选》中的这支曲谱,确定了《哀乐》的来历。它是一支本就用于丧葬白事的陕北民间古器乐曲,不知曲牌,基本没有个人或集体对旋律进行改编创作的过程。张鲁对原曲的记忆是准确的。
据此有理由认为,张鲁对采记经历的叙述,也就是对《哀乐》产生过程的叙述,可信度最高。《哀乐》的首次演奏,是在张鲁和更多叙述者讲的1943年延安刘志丹移灵仪式上,而不是1945年在张家口。
罗浪在张家口采用鲁艺油印本演奏《哀乐》
1941年进入晋察冀抗敌剧社的华江,是罗浪好友张非的夫人。她介绍说,《哀乐》与张非并无关系。她确知1946年4月张家口悼念“四八烈士”的仪式上,抗敌剧社演奏了《哀乐》。1945年张家口庆祝抗战胜利的大会上,她和田华是升旗手,但是否演奏过《哀乐》,她没有印象了。
据1987年出版的《抗敌剧社实录》一书,和1997年出版的《战友文工团》大型画册,抗敌剧社于1946年4月首次成立了小型军乐组,由五人组成。这个成立时间和悼念“四八烈士”仪式的时间是吻合的。那时候,由艾青和周扬分别带队的延安文化文艺界人士,早已进入张家口,其中有不少音乐工作者。那之前,抗战期间直到后期,晋察冀和延安的文艺信息一直有所沟通,很多方面一直受到来自延安的影响。
罗浪在延安鲁艺音乐系学习时的老师向隅,曾担任刘志丹移灵乐队的队长兼指挥。向隅的儿子、音乐史学家向延生2014年发表在《音乐研究》上的文章《〈哀乐〉沿革考》,讲清了《哀乐》源于鲁艺的情况。
文中记,罗浪曾在1987年写《关于哀乐的一些资料》,送向延生一份,其中提供了鲁艺《哀乐》和晋察冀《哀乐》两份简谱。由此可知,鲁艺早已把《器乐曲选》里的徵调“葬礼用乐曲”,变成商调的《哀乐》了,并调整了个别音符。当时安波给这个曲子填词的《公祭刘志丹》,用的便是有所调整的旋律。
关于在张家口演奏的《哀乐》,罗浪1987年写道:“我采用的《哀乐》曲调是来源于一本油印的《民间音乐》集,是晋察冀编的或是延安编的已无法查找,因1946年撤出张家口时丢失了。”根据1946年3月24日张非在《晋察冀日报》发表的文章《晋察冀新音乐运动简述》,那时,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晋察冀分会出版了民歌集,未出版器乐集。罗浪说的油印音乐集子,只能是延安出版的,是1945年9月或1946年4月张家口《哀乐》演奏的依据。
1994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中,《甘当革命的吹鼓手——指挥家罗浪》一文说:“1945年在张家口,他根据延安鲁艺油印的《器乐曲集》中的民间曲调,精心编写出中国韵味的《哀乐》。”这部书的主编向延生介绍说,书中所有音乐家的传略,都是经传主本人最终确认后刊用的。有关《哀乐》源自晋察冀民间吹手的说法,是1997年出现的。
古代传承下来的一些民间曲乐,流行范围很广,如《小放牛》《鲜花调》《画扇面》等,到处都是,因此罗浪有在晋察冀采记到同一支丧葬用曲的可能性。不过现在已能确认,他在张家口演奏《哀乐》,采用的是鲁艺采自陕北民间、变调处理、安波填词使用后的《哀乐》旋律。罗浪对军乐《哀乐》的配器,至为重要。没有他的配器和努力,就没有今天的《哀乐》。但现在常见《哀乐》曲谱上写“罗浪作曲”或“罗浪原曲”,是不正确的。
那是民间古曲。
不排除《哀乐》古曲是“珍珠倒卷帘”的可能性
打开《器乐曲选》第12页,看到“葬礼用乐曲”的同时,能看到对面第13页上的“凤凤令”。这或许是鲁艺前辈把“葬礼用乐曲”误记为“凤凤令”的原因。
另外,两支“葬礼用乐曲”的流行地,写的都是绥德,没有米脂,这应该是油印前资料整理的问题。《哀乐》改编自“珍珠倒卷帘”和“绣荷包”的说法,也应是误传形成的。因为不同民间曲乐中的相似旋律,会提示人注意它们的渊源,在没发生改编关系的情况下,产生误传的可能。
虽然《哀乐》在产生过程中一直不知古曲曲牌,但观察旋律,不排除那支“葬礼用乐曲”本是“珍珠倒卷帘”的可能性。民间不乏这类现象。如广为传唱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旋律是豫皖一代的古曲传承,据说豫皖民间曲牌叫“八段锦”。但在鲁艺《器乐曲选》中,这个曲子是采自河北的“花月吟”,流传中旋律稍有不同。
没有看到文献记载《珍珠倒卷帘》古曲牌。《九宫大成》收有“珍(真)珠帘”曲牌四种,其中两种引自宋元南戏《卧冰记》《荆钗记》,两种引自明代汤显祖的戏。还有“珠帘卷”曲牌一种,是宋代欧阳修的词作。
陕北民歌《珍珠倒卷帘》是个典型的戏曲故事歌,歌词一般是一段词唱一出戏曲故事,从正月到腊月十二段唱完后,又一段一段从腊月唱回正月。这个往回唱,便是“倒卷”。元曲中已出现这种“倒卷”唱词形式,一句一句的,不是一段一段。如杂剧《骗英布》里的“赏花时”套曲,从一唱到十,再从十唱到一。杂剧《陈仓路》第一折的“尾声”,是从十唱到一。
陕北若干《珍珠倒卷帘》唱及的几十出戏曲故事,多是明代以来产生的戏曲,歌词产生的年代不是太早,在元以后了。但唱词形式可上溯元代,曲牌名称与宋元时候的“珍珠帘”“珠帘卷”,或有源流关系。
当年油印的《器乐曲选》和其他民间音乐资料,能说明鲁艺当时的民间音乐活动,客观上继承了中国的民歌采风传统,对陕北民间的音乐艺术未产生破坏作用。安波、刘炽等,当年便组织过陕北民歌演唱会。以吕骥《〈审录〉后记》为代表的文章,没有试图用“旧剧革命”那类的颠覆观念去改造民间曲乐,而是对历史继承做了有学术价值的探讨。《哀乐》是在对民间古曲的这种尊重态度中形成的。供图/王克明
相关问答
《哀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著《哀乐》是他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罗浪说,看到死难烈士的遗...
4、安贫乐道[ānpínlèdào]: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造句:很多人把安贫乐道理解成固执的一种...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
[回答]乐府是汉武帝刘彻正式设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从汉初到武帝,由于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汉王朝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局面,西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及外乐...
《百鸟朝凤》中各种鸟类的鸣叫或许在这个听众心里已经替换成了自己,或许他能想象成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各种经历吧。同理心就是:看到或听到别人的或者非人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的一部诗歌集,它记录了周朝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以及阶级斗争,其作品内容广泛,语言艺术高超且丰富多彩,讲究韵律,极具音乐美感。我将从...
展开全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推崇人格,自然即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审美方式追求心灵体会...
隋炀帝曾把“九弄”作为科举取士的条件之一。其留下的“广陵绝响”的典故被后世传为佳话,《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他的《声无哀乐论》《与山巨源...
[回答]朋友推荐找的维家收纳公司,非常不错!代理记账由具有特许资格的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为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代理从事会计记账业务...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